原标题: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翻译和赏析(古诗全文解析)
送杜少府之任蜀州
[唐]王勃
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
与君离别意,同是宦游人。
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。
无为在歧路,儿女共沾巾。
注释
①选自《王子安集注》卷三(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)。王勃(约650—676),字子安,绛州龙门(今山西万荣)人,唐代诗人。少府,县尉的别称。蜀州,今四川崇州。
②〔城阙辅三秦〕意思是三秦辅卫着长安。城阙,指长安。三秦,指关中地区。项羽灭秦后,把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的三名降将,故称“三秦”。
③〔五津〕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,即白华津、万里津、江首津、涉头津、江南津,这里代指蜀州。
④〔歧路〕岔路口。
⑤〔儿女〕恋爱中的青年男女。
⑥〔沾巾〕泪沾手巾,指挥泪告别。
译文
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,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。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,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。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,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。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,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。
赏析
朋友离京赴任,即将远隔万水千山,离愁别恨在所难免。这首诗却抛开了伤感的情绪,唱出了一曲高亢嘹亮的别离之歌。
诗人着一“望”字,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煌煌京城,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,充满深情厚意。他安慰朋友不要忧虑,在朝在野,“同是官游人”。真挚的友情,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,消除孤独的苦闷。青春年少,当奋发有为,怎么会面临“歧路”泣下沾巾呢?
古人的送别诗多给人悲戚之感,这肯诗却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,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,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更成为历代传唱的名句。
原创文章,作者: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yqqhao.com/zyjineng/jixie/6454/
温馨提示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本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内容为准!
想办资格证的朋友,可以查看证书样本,欢迎添加老师VX咨询:zongbu129(微信),加微信请备注:想考哪个证书,方便我们及时解答你的疑虑。